人民日報把脈自媒體造假:借虛高流量提自身議價能力
自媒體造假已經不是新鮮事:閱讀點贊可以注水,粉絲量可以虛高,內容可能是捏造,“原創”可能是洗稿,連“網紅”“大V”也可能子虛烏有。自媒體造假的根源是什么?誰在為自媒體造假推波助瀾?各方對自媒體造假又是何種反應?
為獲取注意力,選擇造假捷徑,而不專注提升內容質量
2018年初,一個頭條號突然走紅。這個賬號不曬俊男靚女的歌舞,也不曬萌娃貓狗的搞笑圖,而是分享“如何靠自媒體掙錢”。半年時間,該賬號已收獲近1700萬名粉絲。
自媒體平臺成立之初,本是分享生活、發表見解、交流觀點的平臺。但很快,有人在自媒體中嗅到了商機。自媒體博主購入廣州市中心高檔住宅、自媒體老板助理月入5萬元的新聞,更是讓人們認識到了自媒體的變現能力。在搜索引擎上輸入“自媒體”,就會彈出“自媒體怎么變現”“自媒體賺錢的15種方式”等關聯結果。
“當自媒體賬號的運營出于盈利目的,在外部監督不力和自身規則意識薄弱的情況下,很容易參與造假,通過虛假流量或內容攫取現實中的利益和榮譽,并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擴大影響力。”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說。
據了解,目前自媒體收入主要有3個來源:平臺、廣告主和粉絲。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,35.5%的自媒體主要通過流量主及其他流量分成盈利,30.7%的自媒體盈利主要來源為軟文廣告。一些頗有粉絲號召力的自媒體賬號還推出知識付費產品或網上店鋪,通過賣貨盈利。
“閱讀量和粉絲量折射人氣高低,與商業價值和議價能力掛鉤。”自媒體“梁子筆記”創始人梁子告訴記者,“沒有好看的閱讀量,自媒體廣告賣不上價錢。”
“自媒體平臺越來越多,競爭越來越激烈,受眾注意力成為大小自媒體爭奪的目標。”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室主任黃楚新認為,一些自媒體為了獲取用戶注意力,非但沒有專注提升內容質量,反而選擇流量造假和內容造假的捷徑,“無論是刷量造假還是用似是而非的謠言吸引眼球,根源在于妄圖借機吸引用戶注意力,招攬流量,牟取利益。”
借虛高流量提高自身議價能力,擠壓原創的生存空間
“我的公眾號后臺經常收到陌生用戶留言,詢問是否需要購買刷量業務。”3年前,小馬創辦了一個微信公眾號,目前已有超過10萬名粉絲。對于自媒體刷量,小馬并不陌生:“據我了解,一些公眾號本身閱讀量寥寥,卻刷出了高人氣,把自己裝點成一個自媒體大號。”
當前,數據造假已經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,美其名曰“數據優化”。一位自媒體運營者收到的“報價單”中寫道:“刷各類主流自媒體閱讀、粉絲、點贊、轉發、評論;刷各類主流視頻音頻媒體點擊量、播放量、點贊、評論”。
此外,僵尸粉、普通粉、仿真粉、精品真人粉等不同品類的粉絲也被明碼標價,400元可買10萬僵尸粉,而10萬仿真粉則要花費近2000元??头藛T解釋,仿真粉“不屏蔽,永久不掉”,因此較僵尸粉、普通粉價格更高。
“如果一篇公眾號文章發布1小時內的閱讀量只有30—50,半小時后卻激增到上萬,就存在刷量嫌疑。”小馬說。為避免集中刷量被人看穿,有的刷量團隊采用了更精細的刷量手法,“基本和正常的閱讀增長趨勢相近,讓人很難察覺。”
抄襲、洗稿等行為也有專業化團隊參與。在某個洗稿工具網站,只用把被“洗”的文字復制到網頁上,就能生成一篇似曾相識的偽原創文章,前后只需幾秒鐘時間。
“當前自媒體造假呈現出精細化、跨平臺、高技術的特點。一些所謂大號假借虛高流量或侵權優質內容提高自身議價能力,通過粉絲積累收獲粉絲紅利,從而帶來更多商業變現,實現滾雪球式的盈利。”沈陽說。
專家認為,造假、侵權行為擠壓了踏實原創者的生存空間,也并非獲利的長久之道。
層出不窮的新現象、新問題,對監管方式也提出了新挑戰
“有一次,我在朋友圈看見一個自媒體大佬發了一篇文章,標題很眼熟。打開一看,發現是我以前寫的,但這個公眾號并沒有找我開過白名單或申請轉載權限。”小馬有過被抄襲的經歷。
“我遇到過聯系我提高閱讀量、粉絲數的刷量團隊,一般會直接拉黑,這種行為無異于考試作弊。”梁子對刷量行為十分厭惡。
艾媒咨詢針對2017年營運類微信公眾號行業刷量行為進行調查,發現86.2%的微信公眾號運營者曾有過刷量行為。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,虛假刷量已成為微信公眾號運營者普遍依賴的運營手段,即使刷量成本上漲也難以有效抑制刷量需求,這反映出當前微信公眾號貧乏的商業變現模式和對流量的過度倚重。
“當一個踏實創作的自媒體人看到別的自媒體號都刷量抄襲了,自己去和廣告主談價時就處于相當劣勢的地位。一些立場不太堅定的人就會跟風去造假,原來堅持原創的人也會感覺心里不平衡,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后果。”小馬說。
除了自媒體人正當競爭意識和版權意識薄弱,平臺和廣告主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業內人士指出,平臺對造假的心態很矛盾,一方面希望大家不要造假,另一方面造假對平臺的虛假繁榮有幫助。部分廣告主雖對造假行為有所察覺,但為了自身業務考量,仍默許投放廣告的自媒體造假。“整個自媒體行業陷入這樣一種怪圈中,惡性循環加劇了自媒體造假的態勢。”黃楚新說。
2016年9月底,微信公眾號刷量現象被大規模曝光,但行業刷量現象依舊普遍。業內專家分析,內外因夾擊導致了自媒體造假的泛濫,部分自媒體人、廣告主、平臺方,樂于看到數據的浮夸、內容的繁榮,形成了一種合謀。同樣,盡管各監管部門和平臺對謠言治理、版權保護多次出手,但“侵權成本低,維權成本高”的問題沒有解決,層出不窮的新現象、新問題又給管理增加了困難。
數據造假、抄襲洗稿、傳播謠言等行為,也影響了自媒體內容的創作與輸出,給讀者帶來了不好的閱讀體驗。許多讀者或許對造假、侵權的內幕不甚了解,卻在閱讀中感知到了內容質量的下降,并因此選擇去留。企鵝智酷發布的《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(2017)》顯示,56.1%的用戶對自媒體內容的質量表達了明確的擔憂。